如何辨认田黄

有朋友问我,怎样辨别真假田黄?坦白说,數十年前就开始想解决这问题,如今仍然没有十成把握。因为原石也和人一样,外貌都有差异,不可能一模一样。书上所说的方法,只是基本的准绳,辨认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。一般说来,先从色、格、丝看起。

有朋友问我,怎样辨别真假田黄?坦白说,數十年前就开始想解决这问题,如今仍然没有十成把握。因为原石也和人一样,外貌都有差异,不可能一模一样。书上所说的方法,只是基本的准绳,辨认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。一般说来,先从色、格、丝看起。颜色正不正,有没有邪色?格细不细,是否天然?丝的形状合不合基本要求?基本解决了,再就每一项作深入研究。譬如颜色方面,表层和肌裡是否如一?如果外深内浅,差距太大,那就要慎重考虑。田黄的硬度约为摩氏2度,刀感有如在老宣纸作书,用刀一刻,太软太硬太韧都有问题。不过在未买之前,賣方怎会让你动手?所以在买入之前,只能凭眼看手抚。

说到眼看手抚,也不是毫无用处。好的田黄,犹如名家裁制的服装,使人眼睛一亮,如果能惊为天人,那就更好了,前提是须有眼力。这关通过,如果手感细滑如凝脂,那就看格是不是合标准,最后再研究萝卜丝。极少數极品田黄,不一定可以看到格和丝,尤其是小田黄。有的虽然有极细的格,但在雕刻时被处理掉,必须细察才能发现痕迹,这种情形在旧工中常见。格和石皮本来都是缺点,也不具美感。由于后来田黄太值钱,所以都被保留下来,作为验证。在明清时期,为求最精最美,甚至被剖为方章,乾隆的三连章便是一例。现在田黄早以绝产,又以重量计价,便尽量保留,不忍舍弃。方章比自然形贵,道理便在这里。

黑色和黄色石皮,都可以造假,但手感细腻的白皮则难以仿制,尤其是羊脂白石皮,根本无法造假。如果再加上双层或三层石皮,那就更有保障。接下来看是否通灵,有些印石(如黄荔枝)虽然比田黄更通透,但没有内涵,不够沉稳,把玩过真品,这点不难辨认。

(李慕石)

藏石之乐

古人说人生有四大乐事,那就是“久旱逢甘雨,他乡遇故知,洞房花烛夜,金榜题名时。”如今没有金榜题名,但喜爱收藏的人,获得心目中的猎物时,那一种乐,有时可以永远萦绕心头,想起就乐,应该可以取代金榜题名。

古人说人生有四大乐事,那就是“久旱逢甘雨,他乡遇故知,洞房花烛夜,金榜题名时。”如今没有金榜题名,但喜爱收藏的人,获得心目中的猎物时,那一种乐,有时可以永远萦绕心头,想起就乐,应该可以取代金榜题名。

因为喜爱书法,十多岁便开始收藏印章。从家乡的寿山石开始,后来逐渐扩展到青田昌化,及巴林等名石,至今已过半个世纪。把玩珍品,细數成绩,顿觉老天待我不薄!我手上足以傲人的印石,约有數十枚,其中包括田黄芙蓉杜林鸡血石等名石的精品。

早期所得的印石,都是先父从中国带来,其中包括一对青芙蓉。青芙蓉有点像封门青,但青芙蓉有“老虎沙”和“白鸽粪”,封门青没有。两者青色略有差异,青芙蓉的青色比较含蓄耐看。这对青芙蓉以薄意雕手法刻两个妙龄女子在树下採拾梅子,眉目如画,刀功细腻,不管单独或成对观赏,都百看不厌。 继续阅读“藏石之乐”

元代朱致远《戛玉》古琴

元朝朱致远斫“戛玉”古琴-正面
朱致远仲尼式古琴《戛玉》。 长 122cm; 宽 (头 17.5cm, 肩 19cm, 尾13.3cm); 厚 5.4cm

除了唐代雷琴,朱致远琴也是爱琴者梦寐以求的宝物。雷琴只有几床,目前几乎是不可得,退而求其次,宋元名琴尚可罗致。物以稀为贵,随着藏家越来越多,藏品越来越少,宋元古琴迟早也和唐琴一样珍稀,成为天价之物。翻开《中国古琴珍萃》一书,各家博物馆及私人藏家所提供之古琴,以朱致远琴为數最多。

南京博物馆所藏朱致远琴,背板刻有明代董其昌铭文,称朱琴“直使六雷袖手,两马低看”,言下之意,认为朱琴更胜唐琴。足见在明人心目中, 朱琴地位极其崇高。此琴通体髹黑漆,仲尼式,肩当三徽,有蛇腹断及牛毛纹,兼梅花断。,龙池内面板左侧刻楷书“赤城朱致远制”。琴体秀美,琴身完好无损,未经剖修,音色清丽雅静。此琴十余年前购自香港,藏家珍同拱璧,不轻易示人。今年事已高,愿让予同好。

特大老坑巴林樱花奇石

特大老坑巴林樱花奇石。尺寸:7.9cm x 7.9cm x 16.5cm,重量≈ 2500 克,编号 : BL103

在日本,每逢樱花盛开时节,赏花者人潮如涌,无不慨叹它那刹那的风华,凄美绝俗。此景如果能长驻印石,时时展现眼前,摩挲於几案之间,岂非人生一大乐事!

特大老坑巴林樱花奇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