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砚琐言:与砚相交半世纪

吴兰修在《端溪砚史卷二》中,有这段按语:“鱼脑蕉白之外,有细缕围之,丝丝如理发者,谓之马尾纹。其外有紫气围之,艳艳若明霞者,谓之胭脂晕。此大西洞绝品,他洞所无。”文中的马尾纹,吴兰修注云:“其纹微带青花,《砚辨》云如一串鹅氄是也。”

老坑端砚观音雕刻

读中学时,就已经知道端砚的存在。当时每天写大小楷,用的是墨盒。有一回听华文老师说起好砚磨墨,墨堂的剩墨可以几天不涸,心中向往不已。当时家在牛车水,印度庙对面左边有一间专卖文房用具的小店,玻璃橱里摆了十几方砚。有方长约三十厘米的大砚,标价新币500元(当时一间店租金每月才90元),每回路过,都会多看几眼,心想有朝一日若能拥有一方这样的砚台,将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。

1958年先父回中国参加姐姐的婚礼,行前请他代为物色一方端砚,没想到果真带回一方旧砚,是在“文物商店”买的。自此心满意足,也没有兴起蓄砚的念头。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,手头比较宽裕,才在中华书局买了几方,这时总共有十来方砚台。读书渐多,眼界渐广,开始不满意已有的收藏。此时认识了金石书画社的王思宗先生,从他手中又添购十几方,大部分是歙砚。九十年代以后,龙华和刘演良先生合作,每年都举办端砚展卖会,精挑细选之下,六七年间,竟收藏了數十方。没想到97年后,停止举办,后来才知道没有石料。原来麻子坑早在90年停止开采,接着最好的老坑也在97年封坑。这段时期(93和95)去过中国两次,所见端砚,都不合心意,藏砚活动遂告终止。 继续阅读“端砚琐言:与砚相交半世纪”

神秘的青田灯光冻

从明代文人文彭等醉心於石刻印章开始,青田灯光冻便享有大名,这时石帝田黄还不为人所知。青田灯光冻也和寿山艾叶绿一样,令人但闻其名,难觅真身。

神秘的青田灯光冻

从明代文人文彭等醉心於石刻印章开始,青田灯光冻便享有大名,这时石帝田黄还不为人所知。青田灯光冻也和寿山艾叶绿一样,令人但闻其名,难觅真身。笔者从六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,寻觅了二十多年,才见到真容。期间也向一些石雕前辈讨教,都不得要领。

后来笔者才知道,原来早在八十年代初期,已经买到灯光冻真品,却把它当成封门青。后来在一本青田石雕作品集中,见到某石雕大师所珍藏的灯光冻印章图片,才恍然大悟,原来自己也早已拥有这种印石。 继续阅读“神秘的青田灯光冻”

鸡血石漫谈

在九十年代中期,鸡血石已身价不凡,除了田黄,比其他石都贵。由于价格高,加上当时新元币值高,又有购买力,许多鸡血石在新加坡展售,笔者也有幸收藏到一些品质不错的鸡血石。

鸡血石

在九十年代中期,鸡血石已身价不凡,除了田黄,比其他石都贵。由于价格高,加上当时新元币值高,又有购买力,许多鸡血石在新加坡展售,笔者也有幸收藏到一些品质不错的鸡血石。值得一提的是一枚自然形鸡血石,外层白皮雕成翔鹤及松树,底下一层全是鲜红,再下是布满细血点的冻石,细腻异常。据賣家透露,此石是他在七十年代第一次来新展卖时带来(那时我还没有认真藏石),可能因要价太高,没有卖出,便装箱留存新加坡。二十多年后,打算带回中国。取出时我刚好在场,见到此石,眼前一亮,便恳求转让。由于我同他买了接近二十年的印石,便成功地以旧价购得。以当时的市价,这个价钱即使多十倍也买不到。得到后乐了一阵子,一直到十余年后,方知这种鸡血石被称为鸡血冻,比一般粗硬的鸡血石更为珍贵。我买时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常识,没想到竟然会获得这种珍品,现在懂了,却再也遇不到,人与石之间的缘份,就是这么奇妙! 继续阅读“鸡血石漫谈”

其他寿山名石浅谈

田黄和将军洞芙蓉,现在极难见到真品及珍品,但荔枝冻及都陵石,以及水坑等佳石,坊间还偶见芳踪,以后就难说了。在八十年代中期,价格都不过千元,现在工资比当年平均贵了四五十倍,以上这几种石,也都在万元以上。

田黄和将军洞芙蓉,现在极难见到真品及珍品,但荔枝冻及都陵石,以及水坑等佳石,坊间还偶见芳踪,以后就难说了。在八十年代中期,价格都不过千元,现在工资比当年平均贵了四五十倍,以上这几种石,也都在万元以上。

荔枝洞这个品种给我印象最深,它一出现就身价不凡,除了田黄,比其他石都贵。我也看好它,但嫌贵只买了几方,不久便宣告绝产,便再也下不了手。其他如都陵石和水坑冻石,數十年也只得到十来方。我玩石偏爱方章,因为它才是原石的精华。许多个头颇大的自然章,甚至都磨不出一枚小方章,其中优劣,可想而知。说来惭愧,比田黄更早享誉印坛的“艾叶绿”,至今还不识其庐山真面,想必除了色如艾叶之外,其余条件应该只是稍输田黄。田黄有六德,艾叶绿也应该具备五六德,否则如何得享大名?可惜翻阅所有的参考书,所附图片及说明,都未能令人信从认可,如果有真品出现,将令所有的爱石者称庆不已 。

坊间常见的“桃花冻”,多属高山石,需油保养,不如水坑桃花冻凝灵细洁,一年半载抹一层薄油即可。其实芙蓉中的“醉芙蓉”,也是桃花冻,因是芙蓉石,换个名称而已。

(李慕石)

如何辨认田黄

有朋友问我,怎样辨别真假田黄?坦白说,數十年前就开始想解决这问题,如今仍然没有十成把握。因为原石也和人一样,外貌都有差异,不可能一模一样。书上所说的方法,只是基本的准绳,辨认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。一般说来,先从色、格、丝看起。

有朋友问我,怎样辨别真假田黄?坦白说,數十年前就开始想解决这问题,如今仍然没有十成把握。因为原石也和人一样,外貌都有差异,不可能一模一样。书上所说的方法,只是基本的准绳,辨认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。一般说来,先从色、格、丝看起。颜色正不正,有没有邪色?格细不细,是否天然?丝的形状合不合基本要求?基本解决了,再就每一项作深入研究。譬如颜色方面,表层和肌裡是否如一?如果外深内浅,差距太大,那就要慎重考虑。田黄的硬度约为摩氏2度,刀感有如在老宣纸作书,用刀一刻,太软太硬太韧都有问题。不过在未买之前,賣方怎会让你动手?所以在买入之前,只能凭眼看手抚。

说到眼看手抚,也不是毫无用处。好的田黄,犹如名家裁制的服装,使人眼睛一亮,如果能惊为天人,那就更好了,前提是须有眼力。这关通过,如果手感细滑如凝脂,那就看格是不是合标准,最后再研究萝卜丝。极少數极品田黄,不一定可以看到格和丝,尤其是小田黄。有的虽然有极细的格,但在雕刻时被处理掉,必须细察才能发现痕迹,这种情形在旧工中常见。格和石皮本来都是缺点,也不具美感。由于后来田黄太值钱,所以都被保留下来,作为验证。在明清时期,为求最精最美,甚至被剖为方章,乾隆的三连章便是一例。现在田黄早以绝产,又以重量计价,便尽量保留,不忍舍弃。方章比自然形贵,道理便在这里。

黑色和黄色石皮,都可以造假,但手感细腻的白皮则难以仿制,尤其是羊脂白石皮,根本无法造假。如果再加上双层或三层石皮,那就更有保障。接下来看是否通灵,有些印石(如黄荔枝)虽然比田黄更通透,但没有内涵,不够沉稳,把玩过真品,这点不难辨认。

(李慕石)

藏石之乐

古人说人生有四大乐事,那就是“久旱逢甘雨,他乡遇故知,洞房花烛夜,金榜题名时。”如今没有金榜题名,但喜爱收藏的人,获得心目中的猎物时,那一种乐,有时可以永远萦绕心头,想起就乐,应该可以取代金榜题名。

古人说人生有四大乐事,那就是“久旱逢甘雨,他乡遇故知,洞房花烛夜,金榜题名时。”如今没有金榜题名,但喜爱收藏的人,获得心目中的猎物时,那一种乐,有时可以永远萦绕心头,想起就乐,应该可以取代金榜题名。

因为喜爱书法,十多岁便开始收藏印章。从家乡的寿山石开始,后来逐渐扩展到青田昌化,及巴林等名石,至今已过半个世纪。把玩珍品,细數成绩,顿觉老天待我不薄!我手上足以傲人的印石,约有數十枚,其中包括田黄芙蓉杜林鸡血石等名石的精品。

早期所得的印石,都是先父从中国带来,其中包括一对青芙蓉。青芙蓉有点像封门青,但青芙蓉有“老虎沙”和“白鸽粪”,封门青没有。两者青色略有差异,青芙蓉的青色比较含蓄耐看。这对青芙蓉以薄意雕手法刻两个妙龄女子在树下採拾梅子,眉目如画,刀功细腻,不管单独或成对观赏,都百看不厌。 继续阅读“藏石之乐”